近期,俄烏局勢升級導致原油和農產品價格大漲,但是農產品價格上漲主要是因為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小麥、玉米出口受到了影響,并不具有持續性,這使得農產品期價的節奏難以把握。盡管美國以及南美大豆供應偏緊,但是目前豆粕價格已經在前期高點附近,不建議追高摸頂或者做空,等待美國農業部供需報告進一步指引。
機構下調南美大豆產量
近期,美國農業資源巴西公司對占巴西大豆種植面積53%的主要種植區馬托格羅索州考察后,將2021/2022年度巴西大豆產量調低到1.1945億噸,比上月的預測值低了550萬噸。該公司預計,本年度馬托格羅索州大豆產量為3776.8萬噸,低于早先預測的3820萬噸。目前,該公司還在統計南里奧格蘭德州和帕拉納州的大豆產量損失,初步估計,自上次調查以來,這兩個州的大豆產量損失將達到500萬噸。
與此同時,美國農業資源巴西公司還將阿根廷大豆產量調低到3765萬噸,較早先預期的4100萬噸調低了335萬噸。此外,羅薩里奧谷物交易所給出的阿根廷大豆產量預測值為4050萬噸,由于旱情嚴重,2021/2022年度阿根廷核心大豆產區的產量將降至14?年來的最低水平。阿根廷核心產區的大豆種植面積約445萬公頃,其中200萬公頃狀況正常,67萬公頃狀況糟糕,還有18.5萬公頃已經絕收。2021年10月初,羅薩里奧谷物交易所預計,大豆核心產區的大豆產量將達到1770萬噸,這意味著目前預期產量損失了約30%。雖然氣象預報顯示南美大豆核心產區將出現中到大雨,但是由于超過一半的大豆作物狀況不佳,所以大豆產量預期仍有可能繼續下調。
國內油廠壓榨利潤不佳
截至2月27日,全國豆粕庫存量為31.8萬噸,環比下降2.36%,同比下降58.4%,位于同期低位。由于外圍炒作南美大豆,使得美豆以及南美大豆價格攀升。目前,國內油廠大豆壓榨利潤為負,企業買船欲望較低,疊加庫存低位,供應偏緊,截至3月3日,大豆現貨價格漲至4630元/噸。不過,近期有傳聞政府將投放560萬噸大豆,若消息屬實,將極大地緩解國內豆粕供應壓力,直接導致位于歷史高位的連粕基差快速縮小。
綜上所述,受俄烏局勢升級以及原油強勢上漲的影響,全球農產品近期做多氛圍濃重,但是短期的大漲大跌使得節奏不好把握。隨著美國農業部即將公布3月供需報告,并且南美近期有降雨緩解部分干旱天氣,豆粕市場的不確定性增加,后期可等待供需報告的方向指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