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沂蒙精神與延安精神、井岡山精神、西柏坡精神一樣,是黨和國家寶貴的精神財富,要不斷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發揚光大。為弘揚沂蒙精神、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活動,2021年10月20 -21日,我協會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和秘書處工作人員,來到了沂蒙革命老區的孟良崮戰役紀念館和沂蒙紅嫂紀念館。
在講解員的帶領下,我們先后參觀了孟良崮戰役紀念館、沂蒙紅嫂紀念館。一張張珍貴的歷史照片、一個個感人的革命事跡、一座座無名的先烈墓碑、一件件珍藏的革命舊物,仿佛把我們帶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,條件之艱苦、戰爭之殘酷,讓我們更加深切體會到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。“最后一口糧做軍糧,最后一塊布做軍裝,最后一個兒子送戰場”這是令我們感觸最深的一句話,紅嫂明德英沖破封建思想的束縛,用乳汁救治傷員;李桂芳等婦女用身體當橋墩,用門板當橋面,為解放軍戰士架起一座“火線橋”;王換于戰時辦起托兒所,悉心照料革命后代......一個個無私大愛的事例無一不體現出軍民魚水情深。前方打勝仗,人民是保障。戰爭年代,沂蒙人民一切為了前線,全力、全面、全程支前。前線需要什么,沂蒙人民就提供什么;部隊打到哪里,沂蒙人民就支援到哪里,在人民戰爭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。正是這種人民堅定地跟黨走,愛黨愛軍,開拓奮進、艱苦奮斗、無私奉獻的沂蒙精神,最終使中國共產黨取得了戰爭的勝利。
看著眼前一幅幅感人的畫面,讓我們再一次體會到群眾工作的重要,我們的黨之所以能夠由弱到強,逐步發展壯大,不斷走向勝利,一個很重要、很關鍵的原因,就是我們的黨和軍隊時時刻刻都贏得了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。事實不斷證明,只要有人民群眾的擁護,我們的黨就永遠立于不敗之地,只要和人民群眾永遠保持魚水之情,我們的事業就會從勝利走向勝利。